北京: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市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灾区群众确实面临饮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威胁,存在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流行风险。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一是全力救治伤员,保证灾区医疗服务供给。全市已组织1.28万名医护力量参与灾区医疗防疫工作,共转伤病员3300余人次,其中最大的98岁,最小的为刚出生几个小时的双胞胎新生儿。各医院组织专家24小时值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伤病员,目前病员病情平稳。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恢复诊疗,村卫生室正通过不同方式送医送药上门。
二是做好生活用水和食品安全工作,让群众饮食安全放心。全市已加强统筹,多渠道调集150余辆供水车辆24小时运水进村,并为断水村安置大型储水罐,提供瓶装水和包装食品。同步组织专业队伍对水厂、供水管线和自备井逐个清淤、置换、消毒、检测,力争尽快恢复正常供应。广泛宣传教育居民注意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不饮用生水,不食用过期或浸泡食品,并加强监督检查。对设置的集中安置点,确保食品和饮水安全、良好通风、厕所卫生等。
三是迅速启动爱国卫生运动,保持人居环境卫生,切断疾病传播链条。全市已启动实施社区清淤、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组织动员17万余名党员干部和15万余名志愿者开展环境清理。同时调配消毒物资支援灾区。抓好生活垃圾清运、厕所清理重建、无害化处置动物尸体。
四是加强环境危险因素和疾病监测。本市已在受灾地区建立健全多方面、多环节疾病风险监测体系,持续开展肠道传染病监测、受灾居民症状监测、供水安全监测和蚊蝇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及时发现灾后疫情风险,科学评估指导防疫工作重点。
五是关注群众心理情绪问题,加强灾区群众心理疏导。目前,本市已组织24名市级心理卫生专家队伍深入灾区,并与12345市民热线联合,开通18条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提供服务。
相关新闻
- 北京: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 大理漾濞:以“小切口”推动基层社会“大治理”
-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成最新“祛痘神器”?医生这样说
- 中奥地产获“2023年度投资价值地产企业20强”
- “1+1护骑”服务网!武昌南湖街道打造值得信赖的“劳动者港湾”
- 暑期兴趣班走热 当心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
- 松霖科技(603992.SH):海运成本的微弱变化对公司业务运作的影响微不足道
- 中国驻英使领馆提醒中国游客: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 oneui6.0新功能
- 1919吃喝节正式启动
- 2家公司公布非公开发行预案
- 2023年08月09日磷酸氢钙出厂参考报价
- 浙商期货:甲醇需求端不确定性较大
- 洋河股份:融资净买入319.83万元,融资余额13.31亿元(08-08)
- 霸气2-1,郑钦文守住全村希望,前世界第一轰2-0:PK新科温网冠军
- 8月8日基金净值:易方达新经济混合最新净值3.49,跌0.09%
- 桂林自驾车旅游(桂林自驾车)
- 总分世界第一!他被保送北大物理学院
- “双台”共舞!7号台风“兰恩”生成!海面上还有新动静…早安,湖州公安说~
- 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